車站會展策劃,實用之余還美得不行
你也曾凍傻在,等公交車的路邊嗎...
在許許多多地方,公車一班20到30分鐘是常事,這段候車時間,如果是無聊那也就算了,但是在大雪紛飛的寒冬,那可是真要命!高維度的歐洲地區(qū)同樣如此,對此創(chuàng)新意識強大的瑞典人,為了冬天候站等車不在煎熬,腦洞大開創(chuàng)造了這樣的設計:Station of Being?“生存之站”
可不是加個玻璃罩就給捂嚴實了,這個候車站是全漏風的!它其實也沒用什么“高科技”,只是純粹的木頭,我們最習以為常的木材。
傳統(tǒng)的座椅被拆掉了,那候車的人怎么休息呢?靠的就是這些木頭,而且真的是用“靠”的!
這些大木頭被制成卷曲狀,就像竹筍的外皮一樣,被吊裝在候車站的遮蔽下,還帶有如轉椅一樣的,360°旋轉功能。這個創(chuàng)新的設計簡直神來之筆,它輕松解決了兩個大問題:一個是躲避寒風,因為在這個卷曲木板庇護里,你可以完美的把風擋在背后,而且因為它能360°旋轉,所以隨時能擋任何方向的風!你吹任你吹,怎么吹也刮不著我。
另一個就是躲避社交,對于喜歡獨處的人來說,這是絕佳的場所,一人一個罩,擋得嚴實,你不需要擔心與人近距離,不需要擔心被窺視手機,甚至外界聲音都會削減很多,而且,你只需要轉個角度,就可以跟他人正常的交流,而且還特別有情調!
在這個極富人性的候車站里,你也不用擔心舒服過頭,頭頂?shù)臒羰锹斆髦翗O的,每當有公車即將抵達站點,它們就會提示你。
有聲音,有變色,還有文字提示,它們會第一時間吸引你的注意,讓你不會錯過任何一班車!這種媒介式的景觀,讓乘客們不必再緊盯著公交車,使他們能夠保持輕松的狀態(tài),直到被車站“叫醒”。與此同時,該系統(tǒng)還營造了一種冥想氛圍!這樣的候車站,看起來簡簡單單的,卻真的太厲害了!而且這還沒完,滿足了大眾的需求外,它還精心的考慮了其他需要;比如車站整體尺寸與造型設計,能讓鏟雪車順利的通過,一鏟子直行就能清光積雪!這可是鏟雪車能直接通過的車站呀,真真是考慮得很周全了。
這樣的設計和應用,打破了常規(guī)卻完全不繁瑣,應用極其簡便又很是精致,與自然抗衡又回歸于自然,把最乏味的時間變成享受!